miller
发布于

吴晓波 2023年终秀演讲稿全文-笔记

吴晓波 2023年终秀演讲稿全文


“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,锐不可当,万物肆意生长,尘埃与曙光升腾。江河汇聚成川,无名山丘崛起为峰,天地一时无比开阔。”

这是来自《激荡三十年》中的一段文字。


那个“天地无比开阔”的时代,那个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创富的时代,从无力到定力,我们应该怎么办?
晚清有一个将领叫胡林翼,他说:“世自乱而我心自治,斯为正道。”


我们所有的困顿来自当前的陌生和对未来的恐惧,我们所有的希望来自现场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定力。


从2008年开始,我们大概有10年时间处在康波周期的第二个阶段,我又为这10年写过一本书,我用一个名词来形容它,叫“激荡十年,水大鱼大”。

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,美国出现金融危机,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美国,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,2011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占比超过美国,2012年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超过美国,2014年中国推出“中国制造2025”,2015年中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中产消费和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,2016年在杭州举办了G20峰会,中国出现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“新零售”浪潮,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。


我们在传统产业中,看到一个“云上的中国”,看到中国将制造业领域和信息化领域里所形成的能力,聚积为产业智能化能力,并用来改造每一个传统制造产业。


又过了十年,一个叫沃勒斯坦的美国学者写了一本书叫《现代世界体系》。他说,这个“村子”里有两拨人——有钱人和没钱人,即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。

那么他们两者是如何和平相处的,又是如何进行经济竞争的呢?他画了一个循环——沃勒斯坦循环。发达国家有两样东西:一是技术,二是生产能力,通过技术生产出好的产品,卖给欠发达国家。

欠发达国家有两样东西:一是人口,二是资源,把人口和资源输送给发达国家。发达国家把技术和产品输送给欠发达国家,从而形成了沃勒斯坦循环。

沃勒斯坦说,在这个循环中,一个欠发达国家很难变成发达国家。


但到了2018年以后,我们希望它永远存在的“中国双循环”似乎有点破局了。

为什么呢?第一,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我们跟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矛盾变得越来越激烈,出现了欧美对中国的技术脱裂;第二,中国的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,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逐渐丧失,一些装配型的工厂开始离开中国市场。


所以,GDP对我们做企业的来讲是什么呢?记得禅宗里有个故事,一个瞎子抓着一个桥,喊着“救命啊”“救命啊”。其实下面没有水,旁边的人跟他讲“放下”“放下”,放下是实地。

企业的发展永远属于企业自己的任务,经济好,我们要发展;经济不好,我们也要发展。


创业是一种病,唯有甘于平庸可以治愈。在座的“病人”们,你们都还好吗?


所以你,我,每一个人,生来不是让人喜欢的。我们做任何事情,想一想稻盛和夫讲的那句话,也是今年我常常问自己的一句话:“人之为人,何为正确。”

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,不要成为自己年轻时候讨厌的那种人。这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,做企业的、不做企业的,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底线之一。


你的成功只欠一场失败的考验。


2023年11月18日,埃隆·马斯克的“星舰”第二次升空爆炸,马斯克在火箭残骸落地的现场没心没肺地拍了这样一张照片。他说:“失败是一种选择,如果事情没有失败,那就是你的创新还不够。”


◎你之所以还“活着”,是因为你值得活着;

◎拥有一种让自己很“笨”的能力;

◎要排除噪音,做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;

◎要不害怕被别人讨厌,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;

◎你的成功只欠一场失败的考验;

◎相信相信的力量,我们要相信中国,要相信企业家是会办企业的。

所以我们最大的定力是对国运的坚信,我们对中国的信心,始终来自我们对自己的信心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-----------------
我觉得,在人世间,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,活着是最伟大的胜利。


在这样的产业加剧整合、消费K型分化的变革过程中,中型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产业链上的存在价值,而小微企业需要摒弃成本优势,努力实现“微创新”。


第一,新中产愿意为提升幸福感买单的,从69%提升到81%;愿意为体验新生活方式买单的,从47%提升到72%;愿意为满足好奇心买单的,从21%提升到了34%。相反,为了追逐时尚而消费的比例,从3.6%降到了2.4%。
翻新局改哪些地方呢?“金厨银卫铜阳台。”


1平米健身房


所以,我们从那个穿着像雨披的硬壳的女生,到过去几年的叶国富和名创优品的成功,我们看到,为兴趣而创业,为兴趣而消费,是未来中国市场“小而美”的一条路径。


所谓的传统,跟你做袜子还是做芯片没有关系,有关系的是,你是不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。第一,我们要相信企业家会办企业。第二,你的企业有没有完成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准备,有没有AI ready,这才是核心的核心,这才是现代化的意义。


2024年如果各位出国,我建议大家做个体验,就是去两个国家,一个往北飞,一个往南飞,往北飞去日本,往南飞去越南。你在日本也许会看到20年后的中国,你在越南会看到20年前的中国。


其中一位创业者进行演讲,他演讲的最后一张PPT上大大地写着几个字——“生而全球”,BORN TO BE GLOBAL。在这张PPT面前,我们会重新思考全球化。全球化在过去的45年里,让中国的每个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利益,同时也改变了一代人对时代、对人生的看法。
2024年,新一轮的全球化才刚刚起步,它将比过去40多年的全球化更加丰富。中国与全球的关系将不仅仅是“Made in China”或跨境电商的关系,而将是生产线的关系,是资本的关系,是人和创业精神的关系。这些创业者大概是中华民族第一批在全球背景下重新思考产业、财富、人生、家庭、生活的一代人。


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,我们讨论了8个可能发生的方向,它们包括资产紧俏,并购流行;告别刚需,拥抱改善;悦己创业,兴趣消费;平台赋能,优化供给;工厂升级,制造当家;专精特新,尖兵矩阵;汽车大战,定局之年;生而全球,再下南洋。

浏览 (1054)
点赞
收藏
1条评论
miller
miller
2023年以来,中国内地「内卷」是否严重?有哪些原因值得关注? - will shen的回答 - 知乎 (配合这个看)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19681619/answer/3298597038
点赞
评论